一、 “崔”姓起源: ; Q9 ~" a1 R2 E9 \/ k% ^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; I# e- S0 W6 A- ~9 L' s& x
1、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,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,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。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。
8 l$ V7 {+ T- H: A2 S 据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及《元和姓纂》等资料所载,炎帝神农氏后裔。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,有将近三千多年的历史。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,开国君主是吕尚。吕尚本来姓姜,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(今河南省南阳),从其封姓,故称为吕尚。# f7 S, ]6 V" u) G Z0 @
吕尚的儿子丁公伋,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,他的嫡子叫季子,本来该继承君位,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(即乙公得),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(今山东章丘济南朝阳县),后来子孙以邑为氏,就是崔氏。
% J4 T- k3 S5 T 2、据《新唐书》所载,唐时新罗国有崔姓,继承到现代,韩国人中也有崔姓。
: S+ e# J) k# U
3、出自少数民族崔姓:① 满族人姓氏中有崔姓,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、崔完者,以崔为姓。满族老姓包括:崔穆鲁氏、崔佳氏、崔珠克氏。② 今彝、回、蒙、土等族均有崔姓。
# P0 Q% Q8 v* [9 r* j1 f9 b3 |2 g0 F* u6 c
二、崔姓发源地(崔氏得姓之地)) @- G/ u9 ` U( J6 O# q" P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 a$ v! W' W/ y) h
崔氏发源地:崔邑(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黄河乡土城村)。
* ]0 h; U! M( v5 f& y, H- ^! Y 0 H2 b0 g! J# z4 i* Z. {2 A
; f3 H* P- `4 R% l8 k* j1 p& x3 k0 O0 }6 X; o6 w6 d/ G. Z
) F' Z8 R7 P. }, L& j
5 x% S7 I: j( D9 ~) O
0 _. B3 |1 n7 t6 P, h
三、崔氏族徽:(依据甲骨文、金文中的“崔”字)5 x' A6 E9 t( W& D% n h8 w. a8 F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. u/ r7 c0 C: }崔氏族徽,即图腾, 西周、春秋的家族有象征着本家族的特殊标志,后人称其为族徽。族徽“也就是族名或者国名”,它与家族的称号“氏”有密切关系。9 s0 Y/ P, J9 D2 m2 J5 i
) Q( ?4 K# c% y, F: m0 @ |% B' n
崔氏族徽+ i* T) d7 ]0 L/ h" D
) g% A. f7 B/ p9 d
四、崔氏始祖% Z# L" n3 X v% r' 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' h: R( S; b U# J# `; f
崔氏始祖:季子 姜太公姜子牙的孙子。姜子牙的儿子丁公伋,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,他的嫡子(嫡子: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)本来该继承君位,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(即乙公得)。 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(今山东章丘市),后来子孙以邑为氏,因此季子为崔氏始祖。
7 |1 k" u. S s! f: f0 _3 g# o % o) y5 U5 o" x/ S) N! X' d% E
五、郡望堂号2 i2 c; I5 @" _7 p5 b9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 s; T$ M) L1 }$ l8 e
崔姓郡望主要有三个:
! |+ G4 b& M/ Q6 e) ~( ~6 | 1、清河郡 西汉时治所在清阳(今河北清河东南),东汉移治甘陵(今山东临清东);
) {5 N) W4 r- l' |5 G 2、博陵郡 治所在博陵(今河北蠡县南);
6 w- \ j- e6 B! R+ V, a 3、荥阳郡 治所在荥阳(今河南荥阳县东北)。
- W& V/ O/ Q5 ^- | 堂号: “清河”、“德星”、“噤李”、“惇叙”、“默阴”等。
B% [9 D+ k8 i+ J
+ O8 m$ k% n/ _' \4 a 六、崔氏发祥地:
% i+ U5 ]4 W) u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9 ]' J7 x' J! x
崔氏的发祥地也是崔氏家族兴起的地方,又称郡望或发祥地。历史上崔氏郡望有三,即:清河郡、博陵郡、荥阳郡。由于荥阳归属清河支系,故作崔氏的发祥地为:清河、博陵为崔氏两大郡望。& v4 b9 l$ Q6 p/ N( J7 {, I7 a
: k5 g* O2 M; F$ p( e; R9 R七、以往争议极大的艺术作品,曾被有些宗亲当做族徽使用! c/ E6 {* z. S: n m9 B9 @8 t, P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v, b: C) }0 i
1、这是几年前王大有的艺术作品(图一):
; E' w7 `7 X8 |+ V
7 ?) A1 u- o2 i* R. S5 Y m% V
9 X* r# a8 f, S2 d图一
. P; g7 x. j: E5 m3 c4 I # y' q' m2 J4 {1 t5 U
2、 这是一位宗亲所画的艺术作品,也是宗亲最极有争议的。有宗亲说是考烧鸡创作出来的! 外边是柴火,里边是小鸡,上面的火头着的很大,小鸡正在被大山压着,被大火包围,正在痛苦的挣扎。也有的说里面像小企鹅,不是考烧鸡,是在烤企鹅。也有宗亲说是瞎鸟,更有宗亲说是里面是鹰,是洋族徽等等 。。。其实,这些都是艺术作品,不必较真(图二)
9 c+ E7 U5 j3 k% n" Z8 q* I 图二
5 ]% y4 O" N+ m- `7 D2 I$ y f: e- R 7 p% N) e. C, N- F2 v5 E9 N
八、崔姓分布、排名
% R# l2 O, Y* A9 x9 b. ^# Y+ I. M& B/ L 在唐朝崔姓最为显耀,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,出自博陵的12位。宋朝以后,崔姓分布更为广泛。崔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,属于大姓系列,人口约420万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34%左右,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%。
$ H; |6 S3 J( @. J# |, U % B6 W+ H% i; O: y/ h; @6 B
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,其九世孙崔杼,为齐正卿。崔杼曾立庄公、景公,任右相。其17世孙崔意如,为秦朝大夫,封东莱侯,有二子:伯基、仲牟,此后分支繁衍,人丁兴旺。自汉至宋,官宦不绝。魏晋至唐初,按士族门第排姓氏,或称“崔、卢、王、谢”,或称“崔、卢、李、郑”,均把崔氏列为一等大胜。宋代的《广韵》说崔氏“出清河、博陵二望”。
% N, H) V" ?* r
3 ~. V2 U9 H2 x" V8 ~9 U 此外,东汉末年,军阀混战,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,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;西晋至唐代,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广西、安徽、陕西、甘肃等地;宋代以后,崔氏分布地更广,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。
% n* D" E" x3 R5 s! _% `, X & C8 L- v. `1 C8 I( X0 _) k b
九、崔氏名人:0 y6 ~6 G+ t: Q4 U# }+ m2 V4 K
崔氏对中华文化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人才辈出,史不绝书。东汉有文学家崔骃、书法家崔瑗、政论家崔寔,均为涿郡安平(今属河北)人。0 J0 w* V! O" o7 Y4 J1 v5 {
" b6 K5 {2 s* b) I. a" l 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),如北魏吏部尚书、白马公崔宏,司徒崔浩,经学家崔灵恩,史学家崔鸿,书法家崔悦。唐代有诗人崔国辅,崔灏,崔护,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达27人,地位显赫一时。其后,北宋有画家崔白,擅画花竹、禽鸟,还有经学家崔子方。元朝有书画家崔彦辉,明代有名臣崔呈秀、画家崔子忠。清代有学者崔述、经学家崔纪。近代有经学家崔适、央视主持人崔永元、摇滚歌手崔健等。
4 M4 y2 b) A* i3 q1 C, g / ~5 e$ b$ w, J' M5 U* \
十、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赏析
# c$ w+ F, @3 W/ {; p6 ]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9 u9 i q! h7 n8 q2 A, L
+ f0 t g6 f* c
+ ]0 W/ F1 P/ D8 r0 U
|